坚守平凡创佳绩 自强不息当先锋
李卫星,男,198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工程师,2009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江垭水电站安全总监。主要从事运行和安全生产相关工作,积极参与创新创效工作,与创新工作室成员一道完成了江垭电站AGC调节数学模型和参数的优化。先后荣获长江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省直机关2021年优秀共产党员、长江委青年创新创效创优竞赛活动发明创造类二等奖、澧水公司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平凡岗位坚守,急难险重担当,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伟绩,有的只是初心不改,使命不怠,他时刻不忘入党时的铮铮誓言,用奋斗与担当绘就新时代青年党员的最美风华。
坚守平凡,勤勉奋进
从孜孜求学的“象牙塔”走向一线电站的“练兵场”,运行值班是他从事的第一个工作,这是一份反复枯燥却又最是全方位考验个人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岗位,这个岗位他坚守了8年。“态度决定一切”,这是李卫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深知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成为行家里手,才能站稳脚跟。工作中,他精益求精,踏实勤勉,虚心向前辈学、向书本学、向设备学,三年时间便完成了学员、值班员、值长的三连跳,逐渐成长为运行部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曾经的江垭电站值班控制室处在地下厂房,湿度大、噪音高,长期值班的孤寂更是不断地考验着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不论巡视监盘,还是办票操作,都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及规程规范要求,在岗当班期间“零事故”“零障碍”。“善干事者,不论位之高低;善练己者,不计舞台大小”,在面对汛期值班人手不够的情况下,他主动请缨,连续顶替8个早班,毫无怨言。八年运行岗位的磨练,造就了他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品质。
履职尽责,勇于担当
2017年,李卫星因表现突出转岗从事安全生产工作,如果说运行值班更多的是心志上的考验,那么如何统筹推进全站安全生产发展,则对他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他深知唯奋者进,唯进者强,在新岗位上沉下心来潜修“内功”,挑最重的“担子”、接最烫的“山芋”、啃最硬的“骨头”,很快便在各项工作中得心应手。
为补缺管理漏洞,提升管理水平,他查设备、查制度、查台账、查预案、查施工现场,起草修编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生产设备设施缺陷管理实施细则》《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办法》等安全管理类制度15项,参与修订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30余项。每季度组织召开设备分析会,每一次外委单位施工,他都亲自参与安全教育培训,切实守好安全“责任田”。
近三年,他共组织开展各类安全大检查60余次,安全督查200余次,发布安全生产文件230余份,报送安全生产信息、报表150余份。他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网络安全、安全生产月、平安单位创建、特种设备管理、迎峰度夏度冬、重大节假日保电、疫情防控等专项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维护电站安全形势稳定,推动安全管理走深走实。
迎难而上,争当先锋
一直以来,他时刻不忘共产党员“第一身份”,在日常工作中敢于扛事、愿意做事、能够成事;在关键时刻站得起、豁得出、顶得住,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始终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作为春节电站值守人员,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他便着手准备,起草各类文件对生产区域实施封闭管理,分类分项制定防控举措,好几次忙完都已是凌晨2点。电站地处偏僻,防疫物资匮乏,他不顾疲惫,第二天又驱车前往300公里外的长沙采购防疫物资,并于当晚运回电站,第一批防疫物资终于顺利分发到了电站每位职工手中。他坚守一线,一场战“疫”下来,4个月休假仅9天,2个月满勤,因表现突出,荣获长江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
2020年7月主汛期,坝址地区普降暴雨,电站地下厂房发生险情,得知消息后的他火速赶往现场。厂房外暴雨密集地拍向两岸的山体,交通洞口积水不断上涨并发生倒灌,如进一步发展将影响设备运行安全。他撸起袖子扛沙袋、筑子堤、接水管、扫积水、通水沟,率先完成先期处置,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经过4个多小时的奋战,与同事一道抢筑了13道子堤,电梯井、排水廊道等多处险情终于得到了控制。“一个岗位,一份责任,共产党员就应该挺身而出”,满身泥水的他动情地说。
无私无畏 信念如磐
长期以来,他坚持将“小我”融入“大我”,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同事们都称他为电站的“老黄牛”,高度评价他开展工作从不推脱、不怠慢、不拖延、不讲回报。为全身心投入工作,他将妻子孩子三人从长沙接到了电站,并在当地读起了幼儿园、小学。工作繁忙时,照顾两个孩子的重任常常是妻子一人承担,他虽深感对家人的亏欠,却将心酸埋在心底。只要工作需要,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办公室,那盏孤寂的灯光总能在漆黑的深夜亮起。据统计,近年来他每年休假时间均少于平均应休假期60余天,充分展现了澧水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风貌。
常言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路走来14年,李卫星用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用奉献彰显责任与担当,为枢纽工程和电站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转作出了突出贡献。
正是因为有着如李卫星这般的澧水青年们,既胸怀大志,仰望星空,又脚踏大地、躬身耕耘,做根治澧水的追梦人,也必将成为实现“双百”战略目标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