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7月1日,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100周岁的生日,这是9514.8万名党员和14亿多中国人民为之欢呼、为之庆祝的日子,同时,也是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崇尚进步的人们为之喜悦、为之呐喊的日子。
党的百年是波澜壮阔的鸿篇巨制,它是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书写的苦难与辉煌;党的百年是历久弥坚的不朽辞章,它是共产党人以信仰和奋斗铸就的光荣与梦想。穿越世纪风雨,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艰难起步,在上下求索中负重前行,在破冰勇进中成长壮大,“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带领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一次次弥足跋涉中,一步步抵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
这一切源于南湖红船的信念共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如震天动地的嘹歌,把马克思所阐述的“共产主义的幽灵”,从遥远的欧洲传到了身陷囹圄的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们觉醒起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们行动起来了。他们深信泱泱中华正处在黎明前的最后一抹黑暗里,他们深知自己肩负改天换地的大任,他们踌躇满志、激情澎湃,他们要擘画一个新世界、新未来。
这一切兴于振聋发聩的湘里之音。伟大领袖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万万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踏着广袤厚实的热土,走出了旧中国的无边黑暗,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中国人民从此堂堂正正地站了起来。新生的中国,如高悬于群山之巅的东方旭日,横空出世,绚烂夺目如满天朝霞。
这一切盛于改变全局的伟大会议。世道必进,后胜于今。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这是足可以“铭彝鼎而被弦歌”的会议,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风起云涌的改革开放大潮,迅速焕发出空前充盈的活力与生机,雀跃如骅骝长嘶、磅礴如御风图南。
拨云手指天心月,百年壮志久未歇。在公司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党组书记、董事长文柏海讲授了“学好百年党史 汲取信仰力量”专题党课,深入剖析了大党信仰的真正含义,深刻讲述了历久弥新的感人故事,正是信仰,让党走过征途万里、沧海桑田依旧焕发无穷活力;正是信仰,让党跨越巍巍高山、茫茫深海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信仰是指引方向的旗帜。中国人对民族复兴的艰苦探索,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到来,站上了一个崭新的起点。党成立伊始,就毫不犹豫向全世界亮出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底色,这底色一百年来从不漫漶。从50多人到9514.8万,党员们始终凝聚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坚定地接续书写一帙青史。从塞外穹庐到江南水榭,从冰山太古到浩海烟波,峰峦如聚、大河如练,长风跌宕、红旆垂空。革命年代,信仰是前赴后继、百折无悔的追求;建设年代,信仰是艰苦奋斗、激情燃烧的奉献;改革年代,信仰是敢为人先、搏击潮头的干劲;进入新时代,信仰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持。因为信仰,中国共产党的漫漫征程,百年依旧与山共峻及,与水共流长!
信仰是汇聚力量的源泉。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千难万险,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并在艰难的探索中开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新时代,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依靠了理想信念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明白,中国的出路,不在殿堂深宫的煌煌空论里,而在立足人民的躬身实践中,只有坚持用信仰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才能走出各种困境。
信仰是决胜未来的法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源自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源自运用科学真理指导实践的伟大力量。面对世界两个大局的纷纭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研判各种可能遇到的险峻,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美好未来指明方向。
重温党的历史,就是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就是要从悟透中奋发,在担当中奉献!澧水人要从学党史中更加坚定信仰,就是要把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澧水一域始终践行、发扬光大。
这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紧密团结在公司党组周围,从容应对风险挑战,让“二次创业”巨轮在新的航程里直挂云帆、乘风破浪,让公司高质量发展新篇迎来春风浩荡、鸟语花香。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