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中国水利报:以“智”促“治”赋能澧水治理——澧水公司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最终版)

来源:企管部 办公室 作者:杨恒玲 徐佳 发布时间:2025-03-19 浏览数: 【字体:

 

要实现“根治澧水,造福人民”的初心使命,离不开科技引擎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湖南澧水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因地制宜,向新而行,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以智能护佑澧水安澜

澧水安澜,呼唤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也为澧水治理注入新动能。澧水公司着力加强智慧澧水顶层设计,将数字孪生澧水流域与数字孪生江垭、皂市工程建设有机协同,建成江垭、皂市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

为检验数字孪生江垭皂市先行先试成果的可靠性,2024年汛前,澧水公司组建实操团队,积极参加长江委在武汉组织开展的2024年长江“35·7”洪水防洪调度演练。演练重点聚焦澧水流域1935年型特大洪水情景,运用“数字孪生江垭皂市”的防洪兴利调度、大坝安全分析预警两大业务功能,开展了流域层面的洪水情势预警与预演。通过本次演练,验证了数字孪生成果的可靠性,提升了实操团队的操作技能,为下一步在防汛工作中运用数字孪生成果做好了技术准备。

2024年7月5日,湖南省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险情,湖南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内各大型水库积极配合拦洪。关键时刻,澧水公司运用“数字孪生江垭皂市”开展江垭水库、皂市水库联合调度推演,在仅下放最小下泄流量的前提下,快速模拟库区淹没情况,全面推演流域洪水风险,尽量减轻下游洪水压力。澧水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推演结论,在保障库区安全与澧水入湖控制站石门站不超1.2万立方米每秒的前提下,7月5日至10日期间,江垭水库、皂市水库共拦蓄洪水0.85亿立方米,最大限度减少了澧水流域入湖流量,助力团洲垸决口处置顺利完成。

让一线成为创新平台

近年来,澧水公司依托科技攻关,自主解决了水电机组有功调节优化技术等一批事关生产运行的关键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自2019年起,皂市水电站“李建新创新工作室”、江垭水电站“张桉榕创新工作室”对水电机组有功调节优化技术进行了技术攻关和创新,成功破解了水电机组有功调节速率和调节精度低的难题。“成果投运以来,两电站至今已获电网‘两项细则’补偿累计达2亿元,同时为提升电网调峰调频性能,稳定电网安全运行作出了贡献,成果获2024年湖南省直职工创新创业竞赛一等奖。”澧水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澧能公司“李立安创新工作室”牵头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研发的大熊山风电场风机叶片声音实时监测系统,在澧水公司大熊山风电场等地投运,用叶片局部维修代替整体更换,实现经济效益约600万元,同时确保了风机设备的安全运行。

澧水流域防洪控制水库群汛期优化调度研究同样诞生于一次次防汛抗旱实践。面对2020年的严峻防汛形势,江垭水库、皂市水库拦洪错峰,有效避免下游石门县城、松澧地区成灾和澧县北民湖分蓄洪。面对2022年的极端干旱,水库保障流域近300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有效满足生态基流要求。

建设人才队伍助力公司发展

人才兴则发展兴,人才强则发展强。依托人才队伍与项目研究,公司科技成果丰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近三年,《澧水流域防洪控制水库群汛期优化调度与平台集成关键技术》等5项成果被鉴定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相关成果获中国水力发电科技奖、长江委科技奖、湖南省水利水电科技进步奖等奖项10余项,获授权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9项,入选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目录和成熟适用清单3项。

4个创新工作室先后获批“湖南省直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各创新工作室牵头完成各类技术攻关58项,产生效益2.5亿元。创新成果获得全国水利职工创新成果奖励3项,获得各类省市级别技术创新奖励28项。

澧水公司有关负责人说:“通过开展技术创新,澧水公司培养了一批工匠和技能人才,逐渐形成了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打印正文】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