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中国水利报载文: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与模型支撑”
湖南江垭、皂市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落地见效

来源:中国水利报 作者:王子月 古明亮 徐佳 发布时间:2025-11-17 浏览数: 【字体:

操作矩阵平台

在湖南澧水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江垭水库、皂市水库,“发现隐患,随手扫码上传”已成为巡查人员的日常。通过矩阵平台App的“隐患内部报告”模块,巡查人员可即时拍照、定位并上传问题,信息随即进入审核流程,最快当天即可完成整改销号,实现“上报—审核—整改—验收—销号”全流程闭环管理。这正是江垭、皂市水库推进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建设带来的切实改变。

江垭、皂市水库是水利部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首批试点。近年来,澧水公司充分利用数字孪生江垭、皂市及已有信息化建设成果,整合既有数据资源、专业模型和业务应用,建成江垭、皂市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全面启用具备澧水特色的数字化成果集成平台。该平台在2025年澧水1号洪水防御中成功投入实战,为水库精准调度与高效管理注入了强劲科技动力。

 

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与模型支撑”

澧水虽为湖南“四水”(即湘江、资江、沅江、澧水)中干流最短、流域面积最小的河流,但洪水陡涨陡落、风险突出。江垭、皂市水库作为澧水流域关键控制性防洪工程,分别位于其支流溇水与渫水之上,对保障澧水下游尾闾地区及洞庭湖区域防洪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5年6月19日,强降雨导致澧水上中游干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上游干流发生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危急关头,江垭与皂市水库高效联动,联合削峰6500立方米每秒,降低下游石门河段水位约2.5米,有效避免超保水位险情。

这一精准调度,依托的是以“数字孪生澧水”为主线、两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为核心支点的“一线两点”智慧体系。依托该体系,可实现3~5天的洪水量级精准预报,将洪水演进模拟时间从40分钟压缩至5分钟,为调度决策赢得宝贵时间。此外,平台还能对“水文预报—联合调度—洪水演进—风险评估”全过程进行模拟推演,智能生成并比选最优调度方案。

“我们基于不同降雨预报,预演了多套调度方案,最终选出兼顾上下游安全的最优解。”江垭水电站站长谭哲文表示,矩阵平台集成两库所有水情与调度数据,实现信息互通互用,让防汛决策更加科学直观。

如今,依托矩阵平台,江垭、皂市水库防汛管理彻底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与模型支撑”。澧水全流域的精准预报、多情景模拟和多库联合调度已成现实,真正做到了“一个流量、一方库容、一厘米水位”尽在掌握。

 

让平台真正管用

“近一个月,矩阵平台业务操作超5000人次。”皂市水电站水工部副主任王毅介绍。高频使用背后,是平台从“要我用”到“我要用”的转变,标志着其已成为水库运行管理中实用、好用的核心工具。

平台以全要素接入、全数据贯通、全模型共享的一体化平台架构为基底,搭建“流域—工程”两级协同管理模式,集成防汛调度、安全监测、库区巡查、生产管理等20多项核心业务,支持“大屏、业务、移动”三端融合,全面覆盖“决策—管理—现场”多层需求。

为持续优化体验,澧水公司建立反馈机制,累计收集用户意见500多条,推动平台不断迭代。王毅感慨:“如今电站的防汛、安全、生产等业务均通过矩阵办理,任务可追溯、责任可量化、成效可考核,管理质效显著提升。”

 

让矩阵长效运行

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有力支撑。

面对库区跨湘鄂两省的现实情况,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牵头,两省水利部门、地方政府及澧水公司共同参与的共管共治机制应运而生,强化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

“近一年来,我们开展跨省‘以案释法打非治违’行动2次、联合巡库3次,整改水事违法项目12个,恢复库容30万立方米。”澧水公司安技部主任刘志辉介绍。依托这一机制,江垭、皂市库区管理实现从分散到协同的历史性转变。

此外,澧水公司还在全面覆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基础上,深化提质增效,创新推行“设备主人制”,搭建智能化管控模块,实现危险源研判、隐患排查等全流程线上管控,推动安全管理由“事后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

未来,澧水公司将持续完善平台运维、数据更新、安全防护等制度,建立常态化培训与考核激励机制,推动矩阵平台不断优化、长效运行,为水库现代化管理注入持久动能。

【打印正文】
分享到:
×

用户登录